拍摄的话有个单反就差不多了,道具的话就得你们自己选购
微电影比起一般的电影拍摄流程相对简单,首先是要有导演剧本,一个好的剧本很重要,在拍摄之前首先要有一个资金预算,估计出大体的资金,可以寻找投资商解决,然后就是编写分镜头脚本,寻找合适的演员,组建拍摄团队,明确分工,微电影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拍摄时间上不会很长,所有前期工作准备好之后就是拍摄了,拍摄之后要进行后期剪辑,配音等
简单嘛,现在手机功能这么强大,所以直接用手机就可以搞定。但主要是要提前把剧本写好,然后多模拟演练几遍,争取一个镜头拍到底,这样就省的后期再进行视频的剪辑了。剧情也很好写的,比如一个宿舍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不一样,有的习惯晚睡有的习惯早起,有的不爱打扫卫生,有的跟男朋友打电话不睡觉,等等,然后就发生了矛盾,大家互相不沟通,不理解,然后呢,慢慢的大家熟悉了之后,互相沟通交流互相包容理解,改掉了哪些不好的坏习惯,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结束。这个听起来不错。就把你们平时的生活拍出来就可以了啊。不过要突出个主题你好!
就从大家所说的大学生涯特别无聊,萎靡为基点开始想,然后与充实的人做对比。情节可以搞笑,充实不是学霸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 ”姜桂兰说,在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重要阶段,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还是看如何疏导。心理问题宜疏不宜堵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背后,反映出了当前教育系统中心理素质教育的缺失。 “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素质教育除了智力教育之外,就是音乐或其他特长的培养,没意识到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姜桂兰说。
另一方面,经济条件的改善也造成青少年的延迟享受能力越来越差,一点点需求没得到满足就会滋生情绪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中年之前几乎要什么都没有,现在的孩子有的不想要,家长还硬往他们手里塞。孩子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缺少靠自己努力去获取回报的积极性。 ”
对此,专家建议,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从小做起,培养他们的延迟享受和抗挫折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孩子制定目标的方式,不断激发他们的斗志。
心理问题发生了,应该怎么办?姜桂兰表示,她在接诊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前来就诊和咨询的大学生都是自己过来,许多家长不认可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甚至是阻拦孩子来看心理医生。她提醒家长,心理问题宜疏不宜堵,绝大多数悲剧的产生,都是从轻到重一步步走过来的,应该提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应该适当放下身段,不要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学生就不能失败,要养成做人做事踏踏实实的习惯,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不应该回避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有事不要憋在心里,应该积极寻找办法疏导。有心理问题不是件丢人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