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微电影拍摄地

微电影拍摄过程是怎样的?我可以找一家公司去实习一下微电影的拍摄吗?

微电影比起一般的电影拍摄流程相对简单,首先是要有导演剧本,一个好的剧本很重要,在拍摄之前首先要有一个资金预算,估计出大体的资金,可以寻找投资商解决,然后就是编写分镜头脚本,寻找合适的演员,组建拍摄团队,明确分工,微电影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拍摄时间上不会很长,所有前期工作准备好之后就是拍摄了,拍摄之后要进行后期剪辑,配音等

商丘市微电影拍摄地

西充微电影多久拍摄?

西充微电影3个小时拍摄(麻烦设为好评,谢谢)

商丘有哪些适合摄影的景点

商丘旅游景点介绍:

一、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是世界唯一八卦城、世界遗产标志,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府治所在地。世界唯一八卦城——商丘古城(12张)建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城墙周长 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商丘宋国故城

宋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建国,都城在今商丘。商丘宋国故城位于今商丘古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于宋国都城的遗址。宋国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2900米,南墙长3550米,西墙长3010米,北墙长3252米,总面积10.2平方公里。

其面积约相当于今商丘古城的10倍。宋国是我国历史上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木兰祠

木兰祠景区位于商丘虞城县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县城35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公里。该景区兴建最早的景点花木兰祠,始建于唐于唐代,后金太和年间(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城镇酒都监乌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献殿各3间,并塑木兰像。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2500贯重修扩建。大门过道两侧,各有一泥塑高大战马。

四、应天书院

商丘的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商丘应天书院,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开办。“ 学子不远千里而至、 ”“ 远近学者皆归之。 ” 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因这里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 年)、真宗帝大为嘉叹,正式赐额为 “ 应天书院 ” 。范仲淹来应天书院求学、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 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庆历三年( 1043 年)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国子监同为当时的最高学府。 商丘应天书院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芒砀山

商丘永城市芒砀山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梁孝王汉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其中梁孝王王后墓长21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汉墓中出土的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桶、精美玉器等众多文物,实属稀世珍品,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富有神奇色彩的汉高祖斩蛇起义纪念碑,夜间光照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称天下奇观。西汉梁孝王汉墓群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三百里古梁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大的、最美的皇家园林。西汉时期的梁国处丰腴之地,富可敌国。梁孝王功高比主,倍受宠爱。因此,大兴土木,建造园林,所建园林称为梁园,也叫东园、兔园、雪苑,梁孝王在这里结朋交友,骑射狩猎,望月抚琴,饮酒赋诗。当时,不仅梁孝王的座上宾,著名文人邹枚、司马等常来游园,同时这个皇家园林也对平民开放,曾呈现出燕赵美女蜂拥而至,车毂相碰,摩肩接踵,游人如织的盛况。至今还有“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的感慨。

七、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

搜一下:商丘有哪些适合摄影的景点

商丘市微电影拍摄地

河南商丘花木兰故乡

我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据史料记载,木兰确有其人,但不姓花,而且历史上曾有4位逗花木兰地。

朱木兰: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娴弓马,谙韬略,14岁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13载,屡建功勋,凯旋还里。唐太宗封她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赐姓李。后人为了纪念她,在今湖北省黄陂县木兰山建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庙。

魏木兰:生于西汉初年,今河南人,其父名魏应。汉文帝年间,匈奴南侵,为抵抗侵略者,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死沙场,被追谥孝烈。

任木兰:唐代人,她散尽家财,招募数千义勇,组成一支保家卫国的部队。木兰女扮男装,跃马横刀,率军一举打败强大的叛军。任木兰的所为,在《新唐书》、《全唐诗》中均有记载。

韩木兰:四川阗中人,幼丧双亲,和叔父韩立共同谋生。12岁正值元末农民起义烽火,遂女扮男装改名韩天保,投奔红巾军王起岩部队。13年军旅生涯,战功卓著。后人为纪念她,在她的家乡修建了木兰庙、木兰寺。木兰故里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自称是木兰故里,有花木兰祠为证。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虞城的木兰是隋朝的,和木兰祠有矛盾。

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满了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

湖北黄陂县(今黄陂区)木兰山亦称自己是花木兰故里。但黄陂的木兰是隋唐的,和木兰祠有很大冲突。

安徽亳州也有史书文物建筑证明自己是花木兰故里。亳州说认为花木兰是汉朝人,早于北朝的木兰辞,符合逻辑。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 最早言及木兰籍贯的是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370-447),他在《姓苑》一书中言木兰任城人。他认为木兰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之后。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贡原籍鲁国,即今曲阜一带,东晋南北朝时,曲阜曾属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称木兰是任城人,不过此说学术界并不认可。

当前争议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四个地方。虞城由娘娘庙改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家乡;黄陂由木兰树称木兰山,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故里;延安在黄河西边百余里,也可“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那里有座万花山,也被附会为木兰故里。以上三地都认为木兰是隋朝或唐朝人。众所周知,《木兰辞》在汉代就流传在民间了,南朝僧人智匠还将其编入《古今乐录》,木兰其人怎么可能出现在南北朝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