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写作方法 现在该来谈谈更大一些的工程十五至二十五页的微型剧本的写作。尽管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 但只要想让制片厂或电视网买下你的作品, 那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故事有个出人意料的发展过程。潜在的买主首先希望读到故事简述之类的东西, 有人称它为“ 想法” , 或“ 提要” 。如果这笔买卖能谈成, 创作者在落笔写这个剧本之前, 将会应买方要求拟一个故事梗概。不管是为自己进行故事构思的需要, 还是为了在形式上与专业要求相统一, 提要和故事梗概都需要准备。 关于上层结构 这里强调的是同样一种戏剧性结构既适用于单个场景也适用于整部剧本。场景和剧本都必须树立人物并设计冲突, 渐进到某个危机点, 最终达到高潮和结局。故事就由所有这些场景来体现, 再被一个浓缩的空间所包容, 整个用电影剧本来讲述的故事又把这类场景置于相同结构都能适用的更大范围内。 这么说来, 同样一种戏剧性结构是在两个层面上存在的各个场景中无处不在的戏剧性结构。整部剧本的戏剧性结构反过来又由场景构成。情节就是这类场景发展成为你所讲述的故事的戏剧性结构。我们还要强调的, 是结构的说法并不抽象, 它是连贯的故事情节的特殊反映错综复杂的是场景还会引发意料之外的问题, 进而促使你的主人公有所行动。说到剧本, 你现在就要考虑步骤的问题。我们通过亲身参与下列程序熟悉每一幕所反映的连贯故事情节开始是交代人物并孕育冲突, 中间要加强人物塑造并激化冲突, 最后是高潮和结局。让我们探讨一下具体的步骤。 第一幕开始交代人物并孕育冲突 典型的做法是在第一幕中介绍你的人物, 他们的基本处境, 什么是可能打乱他们生活步调的问题, 以及他们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的初步努力。由于这种努力是有负作用的, 所以对反面人物及其阻力也要有所交代, 而且冲突还要进一步升级。主人公虽然会想方设法去解决矛盾, 但起码在最初的阶段仍看不到希望。 《克莱默夫妇》就是以乔安娜弃特德而去作为开端的。但第一幕并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让特德和比利组成新的家庭结构为生存而斗争, 以此作为第一幕的延续。特德和比利成功了, 他们一同成长并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然后乔安娜重新出现, 想把比利要回去。这个家庭受到的威胁, 以新的更严重的形式出现。特德决定抗争。我们看到特德在餐馆里与乔安娜会面后大发雷霆, 那才是第一幕的结束。 主人公为缓解冲突所做的努力必须在第一幕结束时有个结果, 具体到特德身上, 那就是他必须在监护权的诉讼中获胜。在《心田》中, 那位妻子则必须把棉花种上并有所收获。换一种说法, 冲突的类型男人与男人, 乔安娜与特德, 克莱默与克莱默应该与摆在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保护由特德和比利组成的这个新的家庭单位紧密相联。 第二幕中段塑造人物并激化矛盾渐至危机点 第二幕要将主人公在第一幕结束时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推进到他或她的努力似乎即将归于失败的危机时刻。在《克莱默夫妇》中,第二幕的中心内容是围绕生动的法庭斗争展开的, 当特德败诉时,矛盾到达危机点。在《在江边又译《码头风云中, 特里在他哥哥被杀以前, 一直试图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第二幕要比第一幕用时更少, 因为第二幕的重头都以情节为主。第二幕中会有许多曲折和反复, 但总起来讲, 一切都要同现在已经转而注重情节的主人公所做出的特殊努力环环相扣。但事情到了危机时刻往往会引发出更令人瞩目的焦点, 因为第二幕结束时, 主人公要找到阻碍他们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特德面对的是要失去比利特里则意识到他不得不独自面对约翰尼· 弗兰德利。 第三幕结尾处理高潮和结局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 成功作品中的戏剧性障碍是经常变换的, 无论是在《毕业生》中罗宾逊太太对本的巧妙控制, 还是在《芳妮与亚历山大》中爱德华主教对亚历山大的道德恐吓。障碍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幕的结尾, 但它最后发生作用却是在第三幕中。 特里为反抗约翰尼· 弗兰德利而闹罢工。特德强迫自己和比利接受法庭的判决。在《宝贝儿》中, 迈克尔“ 毁灭” 了多萝西。在《教父》中, 迈克尔在唐· 科利昂死后开始暗杀他所有的敌人。就像危机和高潮导致某个场景的揭示和了结一样, 对一部电影剧本来说, 情况也是如此。特里以仁厚之心接受痛失比利的挑战最终障碍, 同时乔安娜却发现已无法将比利从特德身边带走揭示和了结。特里发现, 揭露约翰尼· 弗兰德利的证据还不充分最终障碍, 他只好自己去寻找, 然后独自面对并压倒约翰尼揭示和了结。 写电影剧本时步骤不能乱, 因为它是你在进行剧情构思时必须有连贯性的一个方面, 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戏剧情节是为克服缓解冲突而无法回避的那些困难所必需的。然而, 在写电视连续剧的剧本时, 步骤往往是需要被打乱的。如果你承担的微型电影剧本有可能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话, 那么应该记住在实际播映中需要的段落间隔。但这不能被观众察觉。这样的间隔完全是由商业利益所决定的。你必须预先将这些因素充分估计到播映时很可能被分成一小时四节或半小时两节。所以, 要设法让人物在恰当的场景说出最后一句台词。 有很重要的两点要切记在心。 首先, 每个场景尽管都是靠戏来支撑, 但每场戏的份量却并不都是一样的。有些场景会比另外一些 更富于变化。比如说《在江边》中特里为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时与艾迪发生了争执再比如更早些时候约翰尼· 弗兰德利派查利去劝戒特里。亚历山大与爱德华· 维尔格鲁斯主教之间的那场戏就是整个故事矛盾冲突的重心之一, 和《在江边》中特里和查利在驾驶室里的那场戏一样重要。长度和重要性并不总是必然地联系在一起的。特里得知法庭判决结果后与弗兰德利之间的那场戏并不长。 其次要记住的是摄影机以地点的转换、气氛的营造和信息的传递来提供最大限度的流动感和秩序感。利用特殊的镜头和小规模的画面来传递信息、营造气氛, 并由此将彼此孤立的事件联系起来加以展现。《克莱默夫妇》的开头就是乔安娜和特德分别在家中和在班上的镜头交替出现。而《在江边》中我们看到的镜头却简单得多查利乘出租车去那间位于河岸边上的仓库, 格里· 正在那里等着他。《宝贝儿》则是精炼的画面被迈克尔的剪贴簿的插入镜头所切割。某事件发生在一个场景中, 而另外一些则多有变动, 比如《在江边》的高潮戏就是如此。在《宝贝儿》中, 即便是由迈克尔装扮的多萝西与莱斯之间的戏, 反复使用的也只是餐厅的餐桌与舞场的舞池之类的简单画面。下面那巨长的是剧本写作 跟你的设计思路不是一回事 具体的实在是太长了 根本不可能一页两页说清楚呀 里面需要包括团队成员选择 拉资金 拍摄进程 传播方式等等 太多了 你可以去青蓝记看下 那是个原创人交流地 V电影网的产品 有很多专业文章的 肯定能学到东西 给你个链接吧 而且项目一栏里都是别人的发布计划 你可以作为其中一部分参考你是一个专业的问题,建议你先看2部微电影,看看别人的微电影是什么样思路,这样你才会有好的灵感,【 爱微影 】里面都是精选的微电影,搜索【 ivingcn 】就可以找到了。
高清单反画质相差不是很大大 尤其是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清晰度肉眼看不出来,GH2锐度够高,但是打灯以后,650D和GH2清晰度基本一样,这个时候你反而会觉得高感比较重要,同等ISO,佳能650D噪点要比GH2少,佳能EOS系列单反画质基本一个鸟样,唯一区别就是画幅的大小和感光度的差异,对焦还是老老实实手动吧,别期待佳能镜头的自动对焦给你带来什么方便,自动对焦相当坑爹。甭管用什么机器。。对焦都是基本功啊。。不习惯手动对焦,还是GH3很好,6D吧,我已经入了,不后悔。d800的高感比不上d600,始终像素密度太高了。如果 要求自动跟焦方便 建议GH3 12-35 2.8镜头 目前就是GH3价格虚高我就不信了 ,5D2 要是有自动对焦 ,你们不用 还都用手动!6d好像不错的我选6D楼主要拍婚礼 gh2的尿黄色还是算了吧就没人推荐尼康吗?d600可是视频神机啊,至于d5200和d7100,那视频性能更是佳能无法超越啊!我也纠结这个问题,最近在论坛泡了好久了,一直在关注相关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就上7D,因为我除了视频之外还想拍照,婚礼上抓怕需要7D的强大功能(自己这些天总结出来的啊,望各位大虾多指点)知道你的GH2用自动跟焦。纪录片类题材对抓拍实效性要求高的,有自动跟焦还是不错的。但是要拍摄剧情片,广告片之类的,经常要用到浅景深的还是要手动对焦为好,自动对焦一个焦点前后漂移就把片子毁掉了。以前发过了,找着很麻烦,再重发了。最远的两块石头,间距约为32CM,摄像机距离最近的石头约40cm。等效70mm,光圈F2.8。所以说GH2的画幅拍啥都够用,实在不合你的口味,就转接一85L吧。拍照功能尼康更强大新出的D7100视频功能也很强大是不是自动对焦的单反拍视频 只有gh23可以实现啊那么gh23 手动对焦 实现大光圈的景深 究竟和5d2比起来 要差多少啊??刻苦练习手动吧,这是基本功啊。个人建议用GH2。拍视频还一直抱着要自动跟焦的,劝一句,兄弟别吃这碗饭了,时间长不了,男怕入错行。1.5W 我可以建议你买GH3+12-35的套机吗?发几张图吧:GH2 12-35mm在等效70mm端拍的视频截图。点击,滑动滚轮放大后观看。Vg系列就那么不堪吗谁推荐VG系列我跟谁急!想害楼主呀?严重推荐GH3+12-35。我看还是VG10吧。买两台。。。。6D ,比7D和5D2都强,5D3的简化版